第(2/3)页 秦武王死,先王诸公子为了王位,手足相残,引发了季君之乱。季君之乱,导致秦孝公、秦惠王和秦武王三代君王积累的人才毁于一旦。秦国的国力严重受损。先王诸公子争来夺去,笑道最后的是楚人芈八子。芈八子身份低贱,卑微,竟然在内乱之中获胜。这个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。 当然,芈八子为了掌权,诛杀惠后及先王诸侯公子,手段相当残忍。秦惠王的预言,总算得到了印证。 赵武灵王刚攻伐中山,取得大胜,索要四邑与中山王姿议和。赵武灵王腾出手来,决定插手秦国内政。于是,赵武灵王派乐毅前往燕国,有说燕昭王。燕、赵达成同盟,一起护送秦质子稷回国,争夺王位。 有意思地是十年前赵武灵王以乐池出使韩国,护送公子职回燕国;十年后,赵武灵王又以乐毅出使燕国,护送公子稷回秦国。真是十年前有乐池,十年后有乐毅。乐氏一族在战国重重也增添了精彩一笔。 公元前307年,秦武王死至公元前305年,秦昭王稷继位。这三年,秦国无主,一片乱局。公子稷也没有想到自己从一个质子的身份,最终会成为秦国的王,他就是秦昭王。 秦昭王稷也是最悲催的君王之一。他也是秦国在位最长的君王之一。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地傀儡君王之一。面对芈八子异族义渠王,他也不敢出声,维护礼教。 秦昭王在位前期,其母宣太后当权,贵族外戚骄横,大权旁落,足足有四十年不能成为秦国最高的掌权者。此漫长的时间受制于人,也被人称之为懦夫,无能之辈?天下人也为他感到羞耻。然,秦昭王能够巧妙周旋与宣太后和贵族外戚之内,屹立不倒。又足以见得此人隐忍的功夫乃当世一流。 秦昭王前期,先后任用魏冉、楼缓为相,但政令由芈八子所出。这四十年时间里,秦将白起战无不克,攻无不胜。白起在伊阙之战,打败韩魏,斩首24万。随后,秦将白起,攻破楚都,血洗楚陵。秦国国力蒸蒸日上。 秦昭王后期,采取断然措施驱逐专权的贵族外戚,废黜太后,重整纲纪。任用魏人范雎为相,白起为将,采取范雎远交近攻的谋略,大破韩、魏、楚军,夺取邓、宛、河东之地,攻取楚都,建立南郡,又联合各国破齐,并大败赵军于长平(今山西高平北),使秦疆土日广,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基础。秦昭王也建立了赫赫功业。 楚顷襄王横是《赵武灵王英雄传》提及的第三位成为质子身份之人。 公元前306年,楚怀王攻灭越国,成为大江上最大、最强、领土最广的大国。楚国也对中原诸侯虎视眈眈。 中原诸侯为了自身安危,联合起来攻打楚国。楚国虽大,但国力整体不强。楚怀王再与中原诸侯争霸之中,处于下风。为了打破中原诸侯的封锁,减轻楚国的军事压力。楚怀王和秦昭王缔结联姻,又举行黄棘之盟。 齐宣王田辟彊以楚怀王背盟为由,再次联合韩、魏攻楚。楚怀王不敌中原诸侯,于是派出使臣前往秦国求助。秦国不愿意和中原诸侯开战,提出要楚国太子横入秦苛刻的条件,方才出兵。楚怀王被中原诸侯逼得没有退路,只好让太子横前往秦国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