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首公孙衍-《赵武灵王英雄传》
第(2/3)页
随后,天下风云突变。赵肃候死,赵武灵王继位。魏惠王见赵国有利可图,邀请齐燕楚秦,以会葬之谋,图谋赵国。
然,赵武灵王继位不按常理出牌,与五国针锋相对。魏国图谋赵国不成功,反而有被韩赵齐楚秦五国图谋的危险。为了离间诸侯,围攻魏国。魏惠王只好北上祝贺赵武灵王继位。
魏惠王北行,为三晋打开了一扇和平的大门。直到赵武灵王一生,三晋都不曾内斗。
齐、楚、秦三国欲均分天下。三晋的男儿,自然不会答应。公孙衍以燕、赵、魏、韩、中山五国相王应对三国。
由于齐、秦、楚攻魏,五国相王以失败告终。公孙衍也离魏入韩。但三晋坚定走到了一起。
秦国借道韩、魏伐齐国,却落得大败。
为了压制秦国的东出的步伐,韩襄王以公孙衍之策,推崇楚怀王为合众长,联合韩、魏、赵、齐、燕五国合纵,兵伐函谷。秦国建国以来面临着第一次亡国危机。
然,天不遂人愿,因为诸侯离心离德,导致攻秦不利。随后,秦国攻韩,魏、赵相救。三晋在西边修鱼与秦国交战,落得大败,被斩首八万。东边在观泽败于齐国。这对三晋男儿来说,是一场噩耗。
同时,也说明了一个道理。天下事,不再是三晋男儿说了算。
函谷、修鱼、观泽三战皆败。魏国再次掀起了驱逐公孙衍的运动。公孙衍不得不再次离开魏国,再次来到韩国。
秦国为了攻伐楚国,就要离间齐楚,还要离间楚韩。秦国出兵攻打韩国,楚国不救,岸门一战,韩国被斩首万余人。
公孙衍征战疆场数十年,总算心灰意冷,归隐江湖。岸门之战后,再无犀首。
纵观犀首一生,是何其多姿多彩,波澜壮阔。公孙衍,历经秦惠王、魏惠王、魏襄王、韩宣王。一次仕秦,两次仕魏,两次仕韩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