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制定灭秦的策略-《赵武灵王英雄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秦国趁火打劫,先在重丘击败景翠,后又斩杀景缺,再次出兵斩杀楚人数万。秦攻楚,楚三战皆败。

    楚怀王见楚国对内局势动荡,对外强敌寇边。为了打破困境,楚怀王应秦昭襄王之邀,前去武关会盟。然,楚怀王一向蔑视秦国,却被秦人欺诈,并囚禁咸阳。

    秦昭襄王先欺诈楚王,失信诸侯。接着,秦昭襄王又截杀孟尝君。当然呢?孟尝君借助鸡鸣狗盗逃离秦国,也成为一段男儿立志的故事。

    秦囚楚怀王,截杀孟尝君。秦国之举,天下诸侯震怒。孟尝君归国后,以齐国为中心,号召诸侯攻秦。当然呢?齐国振臂一呼,并不是群集响应,但韩、魏为了自身利益,合纵伐秦。

    齐、韩、魏数十万之众伐秦,秦国上下一片恐慌。为了应对国难,力挽狂澜,只好联盟燕、赵对付齐、韩、魏三国合纵。就在这时,赵武灵王修筑数千里内、外长城,巩固新开拓的三胡之地...河套地区。

    秦国邀赵人为相与之结盟,齐、韩、魏三国以匡扶正道为旗号,邀请赵武灵王合纵伐秦。赵武灵王面临两个选择,一个是加入齐、韩、魏合纵伐秦,另一个联盟秦,对付齐、韩、魏。赵国成为多方势力争取和拉拢的对象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赵武灵王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决定,那就是孤胆入秦。

    十几年前,楚、韩、赵、魏、燕五国合纵伐秦,兵发函谷不克。导致赵国连连与秦国征战不休,损失惨重。由于第一次伐秦的失败,让赵武灵王慎之又慎。

    赵武灵王召集重臣商议,是救秦,还是加入诸侯合纵伐秦。赵武灵王将计就计,进入秦国。秦可伐,则伐。秦不可伐,则与之结盟。

    秦国扣押楚怀王,失信天下,截杀孟尝君,更是臭名昭著。赵武灵王选择在这个时候入秦,可谓是胆识过人。当然呢?赵武灵王在秦国咸阳,见到了宣太后和秦昭襄王。至于,赵武灵王在秦国留下了那些故事,以后会在文章中讲述。

    所以呢?赵武灵王壮年退位在前,制定伐秦策略再后。看似赵武灵王退位,是为了谋取秦国,这不过是断章取义。若不是秦国囚禁楚怀王在,失信诸侯再先,后又截杀孟尝君,臭名昭著,接着兵伐楚国,陷于困境。齐国见状,号召诸侯大举进攻。赵武灵王岂会有机会孤胆入秦,制定伐秦之策?

    在这里多说一句。那就是赵武灵王孤胆入秦,又潇洒离秦。赵武灵王回到赵国邯郸后,制定了从雁门、代郡,南下攻伐秦国的策略。

    有的人说,赵武灵王这条策略实行,能否成功亡秦?

    对于这个问题,有很多种观点,那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这个策略,也不能亡秦。很多人从国力、军事、地利等综合原因给出定论,那就是赵不如秦,赵是不能亡秦。

    殊不知,这时的秦国实力不及齐、楚,甚至比赵国还弱。在这里,我个人要说说个人观点。赵若伐秦,一定天下的是那个诸侯,还不好定论。

    如果是赵国和秦国,单打独斗。赵国想要亡秦,可能要打个问号?但,此时的国际环境,对秦国是不利的。齐、韩、魏三国正面攻打函谷关,秦国全国之兵皆在抵抗三国联军。赵武灵王率领赵国铁骑,南下伐秦,直取咸阳,结果会如何?楚国也加入合纵,出兵武关,伐秦雪耻。秦国又会如何。

    答案,不言而喻。秦国,危矣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