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赵国之王,孤为赵主父-《赵武灵王英雄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言必行,行必果,这就是他们熟悉又陌生的赵君。赵君,永远令臣子捉摸不透。赵君敢为天下先的精神,实在令人无可恭维。

    春秋战国数百年,唯有此君,一人而已。

    沉默良久不说话的公子成,率先道:“臣,拥护君上的政令。”

    肥义也道:“臣,附议。”

    又有几人,附和道:“臣,附议。”

    接着就是一波又一波附和之音在大殿响起。

    赵雍见没人反对自己做出的决定,扬声道:“司礼,何日才是大吉。”

    司礼忙道:“明日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赵雍厉声道:“明日举行禅位大典。”

    司礼面有苦涩道:“禅位大典,乃国家大事。明日举行,时间有些仓促。”

    “无需多言。”赵雍道:“明日举行禅位大典。”

    司礼见没有缓和地余地,硬着头皮领命道:“喏。”

    赵雍起身,往前走了几步,注视着殿内的大臣,语调不快不慢地道:“天下示警,寡人禅位避祸。今,何儿仁孝,德才兼备。寡人决定,禅位公子何。”

    赵雍之语,又打了诸臣一个措手不及。殿内大臣,一片哗然。赵雍禅位之举,也就罢了。岂能将君位让给公子何,而不是太子章。

    废长立幼,岂不是祸乱开始。

    大殿内,肥义、公子成搞不懂君上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政令,也不说话。太傅、田不礼等人与太子交好的人,神色不安。吴广等人却面露喜色。

    田不礼见无人说话,率先问道:“君上禅位,臣没有意见。君上禅位公子何,臣有意见。”

    太傅附和道:“臣也有意见。”

    又有几人出列道:“臣也有意见。”

    赵雍见这些人反对,也不生气,语调平和问道:“你们有什么意见。”

    田不礼答道:“君上怎能废长立幼。”

    太傅也道:“太子毫无过错,君上岂能罢黜、废之。君上废长立幼,大祸之兆。”

    又有一人道:“君上废长立幼,坏了纲常。君上之举,定会导致人心不齐,思想涣散。我们岂能同心协力应对诸侯。”

    楼缓也道:“君上莫非忘了。我们之所以能够插手秦国内政,正因为嫡长子继承制。中原诸侯加入我们,制衡秦国,打压芈八子,也是因为遵循嫡长子继承制。君上废长立幼,岂不是给中原诸侯落下口实。中原诸侯以此干涉赵国内政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。”

    赵雍眸色宁静,语调温和道:“中原诸侯胆敢干涉赵国内政,寡人必举兵伐之。”

    田不礼道:“废长立幼,乃国中大忌。赵国能够取得今日之成就,实乃不易。请君上为了赵国大业,三思而行。”

    太傅也道:“太子,仁德兼备,又有赫赫战功。太子无罪,岂能被罢黜。君上之举,不仅乱了纲常。对赵国是祸,也不是福。君上欲废太子,改立他人,为国埋下隐患。臣,宁可辞官归隐,决不涉足朝堂。”

    “非,君父罢黜我。”太子章从大殿外面吃走了进来,行礼道:“是我自请罢黜。”

    太傅惊道:“太子无罪,为何要自请罢黜。”

    “天发杀机,斗转星移。天象翻覆,荧惑犯宫,北斗催藏。”太子章语速波澜不惊,“君父一心为国,为了应对天象示警,提前禅位避祸。我身为太子,岂能不效仿君父之举。我自请罢黜,也是避祸。”

    太傅有点恨铁不成钢地问道:“太子何苦如此。”

    田不礼语调含蓄地问道:“太子,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我自然明白。”太子章眸色清晰,语调坚定,“何弟忠孝,才德兼备。有何不能立为储君。”

    太子章自请罢黜,与赵雍禅位之举,如出一撤。众人皆想,这对父子,行事风格,的确令人捉摸不透。

    有了太子章的辩白,赵国朝局很快稳定下来。

    “不愧是我儿,有天下为公的精神。”赵雍趁势继续说道:“今,天象有异。寡人决定,立何儿为王。至于大典仪式,如何安排。由大司寇、肥义、司礼、邯郸令等人负责。明日举行盛大的加冕仪式。”

    太子章见朝中很多大臣不满君父政令,忙道:“君父,孩儿愿为何弟,仗剑开路。”

    赵雍抬手道:“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