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五章 齐、韩、魏三国伐秦-《赵武灵王英雄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丹阳一役,屈氏败落。重丘之役,景氏凋零。如今只有昭氏,支撑局面。此战若败,昭氏也将没落。楚国的大殿上,再也没有屈、昭、景三家的身影。

    没有昭氏多次力挽狂澜,扶危大夏。楚国之疆土四分五裂,山河飘零。昭氏若败,不仅是昭氏不幸,更是楚之不幸。

    屈葭见屈原眸色无神,喊了三次,“左司徒。”

    屈原收回心神,语调沉重道:“不知为何,我心绪不宁。”

    屈葭道:“左司徒为国事太操劳了。”

    屈原叹道:“屈葭,此战我们不能输,也输不起。”

    屈葭从未见过屈原有此神态,问道:“为何。”

    屈原吸了一口冷气,眸色注视着远方,沉重道:“楚国另立新王,人心不稳。楚国朝局看似风平浪静,实则是暗藏杀机。令尹击秦,再无人能够制衡国内多重势力。一旦失衡,楚国将会引发新的动乱。”

    屈葭惊道:“左司徒是说楚国会乱。”

    “令尹击退秦人,收复山河。有令尹和昭氏男儿在,楚国是不会乱。”屈原神色凝重,又道:“令尹若败,这道平衡被打破。楚国的局势,无可控制。”

    屈葭道:“令尹是楚国的战神,楚人的骄傲。岂会败给秦人。”

    “今非昔比啊!”屈原道:“令尹久居朝堂,疏于战阵,如今又年老。此次,令尹的对手是秦人。秦人向来狡诈,善使阴谋诡计。我们三败于秦,楚国境内笼罩着惧秦的阴影。此战若胜,被秦人击败的阴影,将会烟消云散。此战若败,将会加剧对秦人的恐慌。”

    “令尹的胜败,关系着楚国安危。”屈葭急色道:“左司徒为何不劝解令尹,勿要率军亲征。”

    “青山埋荒冢,马革裹尸还。这是身为武将,最好的归宿。令尹一生征战疆场,扬楚国威名于诸侯。国难当投,岂能选择袖手旁观。”屈原道:“屈、昭、景三家,叱咤楚国政坛数百年。如今,屈、景两家衰败,昭氏仍在。三家的骄傲,三家的傲骨,岂能丧失。纵使前途荆棘,令尹要守护昭氏的骄傲,守护楚人的骄傲。如今,国内势力林立,无不想看着三家落败,取而代之。除了令尹,无人愿意为国而战。”

    屈葭惊道:“令尹若败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    屈原脑海深处想起令尹对他说的话,“左司徒,我若击秦,战死疆场。楚国就靠你一人支撑了。”

    屈原忙道:“令尹生逢未遇对手,岂会被秦人击败。”

    “放眼楚国,我唯独佩服两个人。”昭雎目视着屈原,一字一句道:“一个是昭阳,另一个就是你。众人皆醉,我独醒。举世混浊,我独清。左司徒,不仅文章写得好,还是宁折不弯的君子。你是楚国的骄傲。纵使王上负了你,你也不负楚国。能与左司徒共事,此生足矣。”

    屈原愧色道:“令尹抬爱了。”

    昭雎嘱托道:“左司徒,我若有不测。楚国的江山就拜托你了。”

    屈原淡然道:“令尹这话,一点都不好笑。”

    昭雎神情严肃道:“左司徒,我是认真的。”

    屈原道:“楚国的江山需要令尹。”

    “战场凶险,岂能预料,我若不能归。”昭雎躬身道:“楚国就靠你了。”

    屈原顿时感觉责任重大,压得他不能呼吸。昭雎击秦,不能归。他真的能够独自支撑,楚国的天下?屈原若不答应,昭雎也不能全力迎战秦人。

    屈原道:“令尹有言,屈原自当从命。”

    昭雎爽声大笑,“左司徒是君子,自然不会食言。纵使我战死疆场,楚国有你,我也心安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